
【敷面膜】多久敷一次?敷完要洗臉嗎?全方位解答敷面膜步驟、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許多女生都喜歡在日常護膚程序中加入「敷面膜」這一步,為肌膚迅速補給養分。但你真的掌握正確的面膜步驟了嗎?如果敷面膜步驟或方法不當,可能無法發揮面膜的效果,反而讓皮膚狀態變差!本篇教妳敷面膜步驟與面膜使用方法,並針對不同類型面膜說明每次面膜敷多久、面膜多久敷一次、適合膚質、面膜敷完要洗臉嗎等常見疑問。一起將這份詳細指南收好,做對護膚步驟把面膜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吧!
敷面膜步驟與護膚順序
想讓面膜的養分充分被肌膚吸收,敷之前和之後的護膚步驟同樣重要。以下是標準的敷面膜流程:
- 清潔臉部:首先徹底卸妝並洗臉,確保毛孔沒有彩妝和污垢殘留,乾淨的肌膚才能更有效吸收後續面膜的精華。如果沒先清潔就直接敷,污垢混著精華反而會堵塞毛孔,造成粉刺暗瘡等問題。
- 使用化妝水:洗臉後先拍上一層保濕型爽膚水,這個步驟能柔軟角質層、為皮膚補充水分,讓肌膚處於濕潤狀態,有助於後續面膜的成分更易滲透。
- 敷上面膜:接著進入重點的敷面膜步驟。如果是片狀面膜,對準眼睛、鼻子和嘴的位置,讓面膜紙完全貼服肌膚,將氣泡趕出;如果是泥狀或其他需塗抹的面膜,將面膜均勻塗抹全臉,厚薄適中並避開眼周、唇周肌膚。按照包裝上的時長説明敷面膜,但切記不要等面膜乾透才取下,因為敷過頭反而可能讓精華變乾、倒吸回皮膚的水分。
- 取下面膜並清理:時間一到即可將面膜取下。片狀面膜建議從下巴開始由下往上揭起,順著毛孔生長方向不會拉扯肌膚,避免毛孔粗大或下垂;撕剝式面膜也是等完全乾透後自下而上輕輕撕除。如果是泥膜或其他需清洗的面膜,則用溫水沖洗乾淨。取下面膜後,先用指腹輕輕按摩剛剛敷過的部位,幫助殘留的精華液滲透進皮膚,接著觀察臉上剩餘的精華量。若只剩少許,可以輕拍讓它吸收;如果覺得臉上仍還有很多精華吸收不完,可以用清水將多餘精華沖掉,或以沾濕化妝水的化妝棉輕輕擦拭,避免過多黏著在皮膚表面的成分造成負擔。
- 後續精華液:敷完面膜並處理好殘留後,雖然此時皮膚已經吸收很多營養,適量塗抹功能性精華,能提供面膜沒有涵蓋到的養分。同時,經過面膜滋養的肌膚狀態更佳,這時使用精華有助加強保養效果。如果敷的是睡眠面膜類型,則可視產品說明決定是否需要再上精華,可能本身已帶有精華功效。
- 面霜鎖水:敷完面膜後,務必塗上乳液或面霜等保濕產品,把剛才面膜和精華步驟中給予皮膚的水分和養分鎖在角質層內。特別是使用清潔類或泥狀面膜後,皮膚可能略顯乾燥,更需要立即補塗保濕乳液;即使是用了滋潤的片狀面膜,後續也建議擦上清爽的乳液來封存養分。這樣才能將面膜的效果維持更久,肌膚水嫩不流失。
片狀面膜
Photo from iStock
面膜敷多久才合適?
建議約15 - 20分鐘即可,不要敷到面膜紙乾掉。當面膜微濕時取下,皮膚已吸收足夠營養。但如果面膜乾透再拿掉,反而可能因為面膜變乾而吸走皮膚水分。
面膜多久敷一次比較合適?
片狀面膜依功效和膚質不同,每週大約2 - 3次即可滿足一般保養需求。保濕類片狀面膜相對溫和,若皮膚狀態良好就無需每日都敷,過於頻繁也可能讓角質層變脆弱。建議在肌膚乾燥或需要急救時連續敷幾天,平時維持一週敷2次左右即可。若是敏感肌或痘痘肌,每週1 - 2次且選擇低刺激的產品就好,避免過多負擔。
適合膚質與功效
市面上的片狀面膜種類眾多,如保濕、舒緩鎮定、美白亮膚、抗老緊緻等,其中保濕面膜幾乎所有膚質都適用,是乾性肌的最愛;油性肌膚可以選擇清爽控油或淨化毛孔型的片狀面膜,能幫助平衡油脂;敏感肌則可選標示無香精、主打修復舒緩的產品。在挑選時根據自己的膚質需求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面膜功效。
其他小Tips:片狀面膜非常適合在妝前或重要場合前一天使用來迅速提升肌膚狀態,但要注意敷完面膜不要立刻上妝。此時毛孔處於張開狀態,馬上化妝可能將粉質堵進毛孔引發粉刺問題,最好敷後等待約20分鐘讓精華充分吸收、毛孔收斂後再上妝。
泥狀面膜
Photo from iStock
泥狀面膜常被稱為「泥膜」,通常含有高嶺土、火山泥、活性炭等成分,主打深層清潔和吸附油脂雜質的功效。它適合用來清潔毛孔、去黑頭粉刺,被很多油性肌和混合肌女生奉為T字部位的救星。使用泥膜時,步驟和片狀面膜有些不同:
使用方法
在洗完臉、肌膚潔淨後,先用溫熱的毛巾敷臉約1分鐘,使毛孔張開(或剛洗完熱水澡後毛孔也處於打開狀態),這有助於泥膜的清潔成分深入毛孔發揮作用。接著將泥狀面膜均勻地塗抹在臉上,厚度適中可以完全覆蓋皮膚顏色即可。針對混合性肌膚,可以只塗在出油嚴重的T字區、下巴等部位,並塗抹時避開眼周和唇周嫩薄的肌膚。10 - 15分鐘後,等泥膜半乾狀態就可以沖洗掉。不要等到泥膜在臉上完全乾裂,否則泥膜開始回吸皮膚水分,可能會導致肌膚過度緊繃。
卸除與後續
泥膜一定要用清水徹底洗淨,建議用溫水打濕面膜後輕柔打圈乳化,再慢慢沖掉。洗淨後,毛孔經深層清潔會暫時處於張開狀態,此時可以使用化妝水輕拍全臉,幫助毛孔收縮、恢復肌膚平衡。用完泥膜後可能略感乾澀,這是正常現象,但要立刻進行後續保濕步驟,補回水分與油分,避免皮膚產生緊繃或出油問題。
敷多久一次?
泥狀面膜屬於深層清潔型保養,一般每週使用1 - 2次即可。油性肌膚在夏天出油旺盛時可以一週用到2次,乾性或敏感肌則建議最多每週一次甚至兩週一次即可,且選擇溫和的白泥類產品減少刺激。如果剛做過臉部去角質,當天可以不必再使用泥膜,以免對皮膚造成過度清潔的負擔。
適合膚質
泥膜最適合油性、混合性肌膚,用來定期清理毛孔和去除多餘皮脂;粉刺痘痘肌也可局部使用泥膜吸出髒污,有助於預防痘痘惡化。但乾性肌或敏感肌要謹慎,若使用泥膜應選擇添加保濕舒緩成分的溫和配方,敷的時間也縮短至10分鐘內,避免肌膚不耐受。若敷泥膜時感到皮膚明顯刺痛或發癢,應立即提前洗掉並停止使用,以免引起過敏。
睡眠面膜
Photo from iStock
睡眠面膜是一種免洗式面膜,敷著過夜讓肌膚在睡眠中吸收養分,翌日早上再洗掉即可。這類面膜和一般面霜相似,但濃度更高、封閉性更強,可以在整夜形成保濕膜鎖住水分,因此特別受到乾燥肌膚或捱夜族的喜愛。
使用方法
睡眠面膜通常作為夜間護膚的最後一步來使用。在完成清潔與護膚等步驟後,取適量睡眠面膜均勻塗抹全臉。塗抹時可以稍加按摩至略為吸收,但不需要完全吸收,讓薄薄一層面膜停留在肌膚表面過夜。
面膜敷多久比較好?
睡眠面膜敷整晚效果較好,讓它停留約6-8小時直到翌晨起床再用清水洗臉。如不放心整夜不洗,也可以敷20分鐘左右後用面紙擦拭多餘的膜,留一層薄薄的保養成分過夜。如果擔心過敏,建議先敷10-15分鐘後洗掉試試水溫,確認皮膚沒有不良反應,下次再敷著過夜。
使用頻率
大部分睡眠面膜主打高保濕滋養,一般建議每週2 - 3次使用即可達到給肌膚進補的效果。不少產品包裝會寫可以每天使用,但天天厚敷營養,可能讓皮膚變得敏感或造成負擔。因此除非肌膚非常乾燥缺水,否則不需要每晚使用。乾性肌膚可視情況,在連續幾晚替代晚霜使用睡眠面膜,等皮膚恢復水潤後改為一週1-2次維持。油性肌膚則不建議頻繁使用,尤其夏天每天敷睡眠面膜可能讓毛孔透氣不佳或引發冒痘,建議一週1次即可,並選擇清爽控油型的睡眠面膜。
適合膚質
睡眠面膜幾乎所有膚質都能找到適合的產品,尤其是乾性、缺水性肌膚以及經常捱夜、作息不定時導致膚況不佳的人。它能在夜間集中修護,第二天起床肌膚觸感飽滿水嫩。混合肌和油皮則建議選擇凝膠質地、不致痘配方的睡眠面膜,避免過於厚重的油脂成分。敏感肌則要注意成分單純,不含酸類或刺激性的睡眠面膜,並且第一次使用先短時間測試。
撕拉面膜
Photo from iStock
撕拉面膜是一種塗抹後凝固成膜,再整片撕下的面膜類型。常見的例如黑色的撕拉面膜、果凍膠狀面膜等。它們的優點是敷完撕下時能帶走老廢角質和毛孔裡的污物,即時清潔效果明顯;但缺點是撕除時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敏感肌使用需格外小心使用。
使用方法
在潔面和爽膚後,取適量撕拉面膜產品,均勻塗抹於臉部需要護理的區域。避開眉毛髮際、眼周和唇周肌膚,因為撕剝式面膜黏附性強,碰到毛髮會扯痛,碰到眼周薄皮可能造成刺激。靜待約20 - 30分鐘,確認面膜完全乾透、用手指觸碰不再黏手時,就可以開始撕除。
卸除方法
從面膜邊緣慢慢揭起,並從下往上撕。也就是可以從下巴或兩頰邊緣開始,朝著額頭方向慢慢撕下整片面膜。這樣順著毛孔方向撕,可以減少對毛孔的拉扯,避免長期不當撕拉導致毛孔變大、皮膚鬆弛。如果感覺某些部位黏得太緊撕不下來,不要硬扯,可以用溫水將其軟化揉掉。撕下面膜後,臉上可能殘留一點點碎膜,或皮膚表面有些紅紅乾乾的,屬正常現象。建議此時用清水稍微沖洗臉部,把殘留物洗淨,同時撫平肌膚。接著立即進行保濕鎮定步驟:可以先用無酒精的化妝水輕拍舒緩,再厚敷一層保濕精華或凝膠鎮定,最後上乳液或面霜鎖水。
使用頻率
建議最多每週1次,且不要連續多日使用。膚質薄或敏感的人甚至2 - 3週用一次即可。頻率過高可能造成角質層變薄、毛孔變得更加鬆弛。
適合膚質
較適合油性肌、粉刺黑頭多的肌膚,可以定期用來清理鼻頭粉刺、下巴白頭等問題。青春期毛孔堵塞嚴重的人也常使用此類產品來暫時性拔除粉刺。但對乾性肌和敏感肌而言並不友好,強力撕除可能讓乾燥肌膚更加脆弱泛紅,敏感肌甚至引發過敏。
敷面膜注意事項
Photo from 《來自星星的你》劇照
以下再針對幾個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幫助你排除心中疑惑,安心享受面膜時光。
面膜多久敷一次比較好?可以天天敷嗎?
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應根據個人膚質和面膜種類來調整頻率。一般健康狀態的皮膚,其實每週敷2 - 3次面膜已足夠,天天敷並不一定讓皮膚更好,反而可能因為過度頻繁而令角質層變脆弱、皮膚耐受性變差。如果你的皮膚最近特別乾燥或不穩定,可以在短期內連續每天敷1片保濕舒緩面膜進行急救,但最多連續一星期,等膚況改善就應恢復到正常頻率。此外,像泥膜、酸類煥膚面膜這種具有深層清潔或去角質效果的,就不能每天用,一週一次足矣,以免破壞皮脂膜。
敷面膜前需要去角質嗎?
不要每次敷面膜前都去角質!適度去角質確實能讓皮膚吸收更好,但角質去除過度會讓肌膚變薄敏感。建議一週去角質最多一次,選在需要的時候(皮膚粗糙暗沉時)進行即可,並在去角質後隔一天再敷營養面膜,讓皮膚有緩衝時間。
邊洗澡邊敷面膜可以嗎?
很多人愛洗熱水澡時順便敷張面膜,但其實效果不佳。浴室的熱蒸氣會讓紙面膜無法服貼,精華液反而更難滲透,而且洗澡時很難掌握時間,可能會導致敷太久。建議將敷面膜最佳時間選在洗澡後毛孔張開的30分鐘內,或晚上睡前放鬆時,這樣才能專心享受面膜,效果也更好。
敷面膜時如果出現刺痛怎麼辦?
有些人在敷面膜時感到微微刺痛或灼熱感,常見原因之一是皮膚太乾缺水導致角質層受損,對面膜中的成分變得敏感刺激,或是面膜本身含有刺激性成分,讓皮膚產生不耐反應。正常情況下,保濕型面膜敷上不應有強烈刺痛,若持續刺痛超過1-2分鐘請立即停止,將面膜取下並沖洗干淨皮膚,之後觀察皮膚是否仍不適。若刺痛感很快消退且沒有紅腫,可判斷是皮膚太乾所致,但若刺痛不退或出現紅疹,可能是過敏,應停止使用該產品並視情況諮詢皮膚科醫生。
敷面膜重點表
Photo from iStock
面膜種類 | 建議敷用時間 | 建議頻率 | 敷後是否需洗臉 | 適合膚質 | 特別注意事項 |
片狀面膜 | 15 - 20分鐘,不可敷至全乾 | 每週2-3次;乾燥肌可視情況增減 | 通常不需用潔面乳重洗;精華多時可用清水沖掉多餘黏膩 | 所有膚質依配方選用;尤其適合乾性、缺水肌 | 不要超時敷;取下面膜時從下往上輕撕;敷後等待片刻再上妝 |
泥狀面膜 | 10 - 15分鐘或半乾即洗掉 | 每週1-2次;乾敏肌酌情減少 | 需要;用溫水徹底洗淨 | 油性、混合肌;黑頭粉刺肌;乾敏肌慎用 | 避免敷到全乾;敷前可熱敷開毛孔;敷後立即保濕 |
睡眠面膜 | 敷整夜至翌晨(6-8小時);也可敷20分鐘後擦掉 | 每週2-3次為宜;不建議天天使用(除非特殊需求) | 不需要當晚清洗;隔天早上正常洗臉即可 | 乾性、熟齡肌;捱夜膚況差時急救;油性肌減量或選清爽型 | 可代替晚霜使用;塗薄一層即可,避免弄髒枕頭;首次使用先試短時間 |
撕拉面膜 | 約20-30分鐘,乾透後撕下 | 每週用1次;敏感肌2-3週1次 | 需要;撕除後建議以清水沖淨殘留 | 油性、毛孔粗大肌;黑頭粉刺多者;乾敏肌不推薦 | 避開眉毛眼周;由下往上撕減少拉扯;撕後皮膚易乾,務必立即保濕 |
Text:Girls editorial
圖片來源:iStock、《來自星星的你》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