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工作性憂鬱」8大徵兆!工作期間頻繁走神?小心別讓工作偷走了你的人生!
每天早上醒來,你是精神抖擻準備迎戰?還是想到工作就想關機逃跑?如果你經常處於後者狀態,小心你可能已經踏入了「工作性憂鬱」的灰色地帶。所謂「工作性憂鬱」,並非醫學診斷,而是一種因長期職場壓力、挫敗感或職涯迷失引發的情緒低落與身心疲憊現象。不少人會默默忍受,直到身體拉起警報才驚覺「真的不行了」。以下8個徵兆,幫你快速檢視自己是否已被「工作」悄悄拖進情緒泥沼!
1. 星期日恐懼症
星期日的晚上,別人可能還在享受晚餐或Netflix追劇時,你卻早已陷入焦躁不安。心中反覆盤算明天會議怎麼準備、老闆會不會發火、KPI怎麼還沒達成……這種「假日焦慮症」不僅剝奪你原本的休息時間,還會讓你整個週末都處於緊張狀態。假日該是療癒的時刻,若你卻感到越休息越焦慮,很可能已經是「工作性憂鬱」!
2. 鬧鐘響就煩躁
別人醒來想的是早餐吃什麼、穿什麼,而你聽到鬧鐘第一反應是「我不想活了」,然後連續按掉三次貪睡鍵,拖到最後一刻才被迫起身。整個早上心情沉重、步伐遲緩,對一整天毫無期待感。如果每天都是這樣,代表你的身體與心理正在用「拖延」來抵抗一份讓你越來越無法承受的工作。
3. 工作期間頻繁走神
坐在電腦前,眼睛盯著螢幕但腦袋放空,偶爾刷一下社交平台、看幾則新聞,不知不覺一小時就過去了。以前一小時完成的任務,如今得花兩倍時間還不斷出錯,這並非你變懶,而是你的大腦正因長期壓力與疲勞而進入「保護模式」。當注意力難以集中,創造力也大幅下降,最終只會陷入惡性循環。
4. 覺得一切沒意義
你曾為工作投入熱情,現在卻只剩「完成任務」的自動導航。即使加班交出漂亮報告,也感覺不到成就感,甚至開始懷疑:「我這麼做到底為了什麼?」當你看不到未來、感受不到價值感,這份工作就變成一場沒有出口的賽跑。而這種心理空洞,往往是憂鬱情緒的溫床。
5. 容易情緒失控
你的脾氣變得比天氣還難預測?同事講話太慢、上司要求修改,你都能在心中火山爆發。甚至對親友也開始不耐煩,對日常瑣事反應過度。這並不是你「變得難相處」,而是長期職場壓力讓你情緒臨界值降低,變得無法有效釋放壓力,才會一點小事就爆炸。
6. 身體常感不適
你常常覺得疲倦、腰痠背痛,甚至莫名胃痛、頭痛,做健檢卻找不出原因?這些可能都是「情緒壓力」的身體化反應。當心理壓力沒有出口,就會轉化為身體的各種不適。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失眠、月經混亂等問題,讓你的健康也被工作一點一滴地偷走。
7. 失去熱情與好奇心
不只工作變得無趣,連你原本熱愛的興趣、社交活動都變成「懶得動」。朋友約吃飯,你推說太累;曾經愛畫畫、拍照、聽音樂,如今也懶得打開相關用具。生活彷彿只剩工作與生存模式,你的世界不再多彩,而是被壓力壓成一片灰。
8. 逃避型行為增加
你開始找各種方式逃避工作壓力,例如拼命滑手機、刷影片、暴飲暴食,甚至開始亂請假、思考辭職計劃,這些行為其實是潛意識對現狀的不滿。當你對工作失去控制感,只能透過這些「自我麻痺」行為暫時止痛,但長期下來反而加重焦慮與倦怠。
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它卻佔據我們大半時間與精力。若你發現自己中了好幾項,別責怪自己「撐不住」,而是該慶幸你已經察覺問題。有時一場短暫的休息、一場真誠的對談、一個職涯的轉彎,才能幫你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記得,真正的強大不是「撐到底」,而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喊「我需要幫助」。畢竟,你的人生不該只有KPI與報告,還該有熱情、快樂和健康。
Text: GirlStyle editorial
Photo Source:KBS劇照、JTBC劇照